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专业介绍 >> 正文

物联网工程专业

2017年05月03日 21:27  点击:[ ]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物相连的互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智能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物联网专业的设立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物联网工程专业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需要,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从事物联网相关产业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现已形成一支素质较高,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优良、具有创新理念、忠诚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4.35%;具有博士学位24人,占52.17%;攻读博士学位教师6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职教师队伍学缘广泛,主要来自国内985和211重点大学,能够在教学中表现出多元的教学理念,活跃的教学思想和不断进取的教学意识。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共享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河南省“百人计划”、河南省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现为我校共享院士,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指导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经费、校级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等多种渠道,融资1500万元,新建物联网工程中心。中心总面积达2300平方米,实验设备400余台(套),中心每年可接纳学生6000多人次。

物联网工程专业坚持“学研学工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筑了立足基础、体现工程及应用、面向需求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总结了一套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行了“3+1”学生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实训为主线的学生分层培养体系。按照成果认知——入门实训——课外训练——职业规划——方向实训——社会实践的培养过程,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专业、熟悉专业进而热爱专业,为学生主动选择发展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前沿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