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985年招收第一届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本科生,1990年又设置了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起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收本科生,以工程应用型为主进行宽口径培养。
30年来,本专业为国家和地方累计培养计算机本科人才5532名,硕士研究生386名,为河南省企事业单位计算机技术培训8000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有100 多位毕业生成长为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高级技术人才,其中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国家重点高校担任博导的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3人,规模企业的总经理18人,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总工程师12人。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专业建设成效明显:(1)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2)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建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河南省重中之重学科,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2.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本专业一贯注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现已形成一支素质较高,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优良、具有创新理念、忠诚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4.35%;具有博士学位24人,占52.17%;攻读博士学位教师6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职教师队伍学缘广泛,主要来自国内985和211重点大学,能够在教学中表现出多元的教学理念,活跃的教学思想和不断进取的教学意识。
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共享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河南省“百人计划”、河南省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现为我校共享院士,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指导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
3. 教学建设基础牢固
专业始终坚持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入。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一系列学科平台、学位点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人才培养平台齐整
现已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具有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培养和招生资格;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河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河南省装备制造智能控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智能技术与系统院士工作站、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共建)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拥有洛阳市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洛阳市生物信息工程技术中心、洛阳市云计算重点实验室、洛阳市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软件技术服务中心和洛阳市信息产业孵化基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军工研究所、脑与认知研究所、文物保护与数字化研究中心3个校级实验室。
(2)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本专业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经费、计算机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校级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学院自筹经费等多种渠道,向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1800万元资金,实现了中心实验环境的现代化改造、实验设备的全面更新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形成了以开元校区工科二号楼六楼为核心,联接西苑校区、景华校区和周山校区的实验室布局,已成为河南科技大学最重要的实验教学基地之一。中心实验室总面积3200平方米,实验设备1700多台(套),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现有4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3个计算机软件实验室,1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1个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1个网络工程实验室,1个网络安全实验室,1个嵌入式与移动互联网实验室,1个物联网基础实验室,1个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和1个实践与创新实验室,各实验室配有各类先进的实验教学软件,实现了内部100M有线/54M无线局域网的管理、接入及与外部校园网的连接,建立了跨校区的网上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群和实验教学资源中心,部署了跨校区的网络视频监控和IP电话。中心承担全校26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以及信息类各专业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与创新等环节的教学基地,中心每年接纳学生12900多人,年实验人时数近60万。保证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达到80%以上和实验开出率100%,在本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实训实习基地不断拓展
本专业与国内多家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26个技术先进,规范化程度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并接触到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思想,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全面分析问题、培养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结合产学研进行实习环境建设,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实质性联合,加速已有的和正在进行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
(4)图书网络资源丰富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学校图书馆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为中心,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截至到目前,学校图书馆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新检索系统。在数字化资源方面,图书馆现拥有超星数字图书、清华同方、万方、维普数据库、EI、springer、SCI、IEEE等多种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本专业建立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系统平台。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研制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和课程教学网站,覆盖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全部核心课程,涉及电子教学、电子考核和互动学习等教学环节,实现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专业非常重视图书资料的积累与管理,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逐年提高,建有专门的图书资料室(约300m2),及时采购与本专业学科紧密相关的最新科技图书,作为学校图书馆的有益补充。现有专业相关图书资料9800余册,电子图书馆若干,各种专业学术期刊杂志270余种,能够满足师生教学科研日益增长的需要。
4. 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根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这一主题,按照“学研学工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思路,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 近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级、校级教学改革课题3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1项;出版教材(专著)23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秀网络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重点课程6门;在计算机教育等教育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23篇。
① 创新构筑了立足基础、体现应用、面向需求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立足基础: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群建设,通过加强核心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学生基本能力培养; 体现应用: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培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面向需求: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能力培养、面向信息时代、面向先进技术、面向工程实践,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② 实践总结了一套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改造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从“给出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提高”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工程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及所需基础→探索解决方法与理论→应用提高”的探究式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式、探索式和自主学习能力。
③研究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为补充的时空立体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研制开发了网络课堂教学辅助平台和课程教学网站,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电子教案、电子考核和互动学习等教学环节,实现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④培养建设了一支既从事课程教学,又肩负学科专业建设重任的教学团队
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课程建设的质量、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在普杰信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所有教师一直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近五年来本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高级别教改和科研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成长。教学团队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 产学研结合特色明显
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确定河南省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洛阳市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 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本专业始终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在保障国防事业发展、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5年来,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7项,总科研经费5278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1项,军工项目27项;获省部级奖励23项,教育厅科研成果奖25项,洛阳市科技进步奖18项,出版学术著作15部,获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5项,发表学术论文588篇,三大检索176篇。 产学研中,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近5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在“挑战杯”竞赛、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国信蓝点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河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75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91项,其中国际二等奖1项,国家特等奖3项,国家一等奖8项,国家二等奖17项,国家三等奖21项。同时,在近五年的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共有73名同学分别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2013、2014、2015三届本科生就业率达100%。
①在学生的工程认知实践方面:从2002年开始,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和重新定位,每年安排本科学生与该学科的研究生进行暑期交流,结合专业的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和工程项目,使学生逐步理解科研和工程的概念、实施方案的选择原则等。同时使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增强团体协作精神,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对所学专业有了感性认识,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解决了低年级本科生缺乏工程背景和工程概念的问题,使学生尽早了解本学科的工程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对专业的热爱。
②在学生的课程实验方面: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学科实验室的环境,构建了一系列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演示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工程理论与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③在实验室教学条件建设方面:近年来,300余万科研经费用于购置、改造实验教学设备,使得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设备达到了国际水平,实验手段、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使学生的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条件大幅改善。
④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利用校友、科研合作伙伴等各种社会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在基地的实习,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构成、信息系统及相关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产品质量保证、系统操作以及维护方面都有了切身体会和较为全面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工程视野。解决了学生实习难、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操作及维护等方面知识匮乏的问题。
⑤学科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实施工程实践项目。对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指导他们开展工程实践项目,并给予相应学分,培养本科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期间,他们的独立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合作意识和沟通水平等在我们所设置的“实践小社会”中得到了全方位地充分地发挥和展现。
⑥本科生助研:课题组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成果,近五年内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全部为本科优秀学生开放,科研成果与研发的系统向本科实验教学转化,开出了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项目,增加实践机会,积累实践经验。
6.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需要,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研制及计算机应有软件的分析、开发和维护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以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linux与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前沿技术等。